李慧斌,教授。吉林大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现任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奖评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等奖、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第十届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十多项国家、省部级奖励。被山东省委组织部选拔为“第三批齐鲁文化英才”、连续两届受聘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连续两届获得“青岛市拔尖人才”称号。被山东省书协授予“书法创作成就奖”和“书法研究学术贡献奖”。
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22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项,主持、参与十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学术研究领域: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教育;书法创作以篆书、隶书、行书和大字榜书为主。
讲授内容简介:
唐代书法史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看待和研究唐太宗尊王后的一系列书法发展问题。而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集王圣教序》的刊刻,以及刊刻后代表王羲之书法的新经典,在行书体上对唐代书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大量新出土唐代碑志书迹的整理和文献记载结合展开具体研究。借助在时间序列性上具有代表性的书迹,初步勾勒出了一个受王体行书特别是《集王圣教序》影响的书法史发展脉络。通过分期研究和大量作品的印证,对以往唐代书法史研究中以《集王圣教序》为发展脉络所出现的断层进行了重构,并籍此初步建立起了唐代以王羲之《集王圣教序》为主导的书法史体系和框架。